僕人:修道院的領導啟示錄
The Servant: A Simple Story About the True Essence of Leadership
作者:詹姆士.杭特
誰能夠成為領導人?
這個世界上有一個人,總是可以在每天的生活裡帶給我們無止盡的痛苦,那個人就是自己的主管,或者是老闆。如果你覺得自己的主管很棒,那麼你一定是極少數的幸運兒,但大部份的時候我們都得看著糟糕的主管把部門的氣氛弄的一團糟,然後身邊優秀的同事紛紛離開,最後終於輪到自己遭殃,只好打開求職網站展開另一個輪迴。
好的領導人到底應該是什麼模樣?我們想像中的優秀領導人往往擁有天生的領袖氣質,一出場就能夠壟絡所有人的心,擁有絕佳的洞察力,能夠迅速察覺到組織當前的問題,然後提出解決方案,帶領著員工向前衝…戲劇裡都是這樣演的。
但如果真的是這樣,那就表示只有很少數人能夠成為優秀的領導人,我們大多數人一輩子都只能當別人的下屬嗎?當然不是如此,肯定有一些方法能夠讓一般人也能成為稱職的小主管,畢竟領導是無所不在的,只要有兩個人以上要解決一件事情,就需要一位領導人。
「威權」還是「威信」?
好的領導和壞的領導,最大的差別在於下屬服從領導人是因為「威權」還是「威信」,換句話說,下屬服從你是因為「你的位子」還是因為「你這個人」?
使用「威權」來領導非常省事,「叫你做,你做就對了」,無所謂對錯,也不需要理由;高高在上的發號施令,一切都有條不紊的進行,剛開始的時候肯定會覺得領導原來這麼容易。但是慢慢才發現原來下屬是敢怒不敢言,要不是因為你是上司,否則他們根本不想理你,整個團隊士氣越來越低落,最終分崩離析。
使用「威信」來領導難度就大多了,必須要做下屬的表率,傾聽他們的心聲,尊重每一位員工都是自己的夥伴,時常鼓勵他們,犯錯時寬恕他們,對於自己說過的話都要做到…這個難度實在是大多了,但如果真的能做到,即使你今天不在這個位子上了,這些夥伴仍然會尊重你。
領導人應當是一位忠實的僕人
一間公司要成功必定要有好的產出,這個產出可能是一種產品,也可能是一種服務,對象則是消費者。試著想想,距離消費者最近的,是員工還是老闆呢?是距離產品最近的裝配、打包員工,第一線的服務生,還是在營運總部開會的老闆呢?很顯然的是前者。
但是員工最在意的是消費者還是老闆呢?那肯定是老闆了。於是形成了一個怪現象,公司最需要的是員工對消費者盡心盡力,但實際上員工滿腦子想的都是如何使老闆滿意。這樣的模式對於一間公司的發展顯然是不利的。
真正的領導者,不應該是員工服務的對象,而應該反過來,成為員工忠實的僕人。領導者的工作在於幫助掃除員工的阻礙,讓員工們可以好好的工作;察覺員工的需要、激勵員工的士氣、給予員工適當的規範,這才是一位好的領導人。
愛我們的夥伴
要做到這幾點是十分不容易的,領導人必須犧牲奉獻,用心去「愛」自己的夥伴。這裡的「愛」並不是代表一個名詞或形容詞,而是一個動詞,舉例來說,在聖經裡頭,「神愛世人」當中的愛,就是一個動詞。
「愛」當作動詞,代表的是忍耐、恩慈、謙卑、尊重、無私、寬恕、誠實、守信,這些待人處事的行為和態度的總和。每個詞代表以下的含義:
「忍耐」是展現自制力
「恩慈」是付出關心、讚美和鼓勵
「尊重」是待人如上賓
「謙卑」是真誠、不自大
「無私」是滿足別人的需求
「寬恕」是即使別人做錯了也不怨恨
「誠實」是凡事不欺騙
「守信」是堅持所做的選擇
歸根就底,就是放下自我,將別人的需求擺在自己前面,「犧牲奉獻」是愛人的基本要件,必須要有決心才能夠做到。這種做法必須耗費大量的心力,也難怪絕大部份的領導人都選擇用威權式的領導,因為根本不需要在乎別人的想法,但自然也就成為一個又一個的「慣老闆」了。
換個想法,這種成為「僕人」的領導方式,不需要本身具有多大的人格魅力,或是與生俱來的領導氣質,而是下定決心腳踏實地去做就可以了,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端看自己的決心和努力。
人的一生到了最後,問的不是自己有多少金錢和物質,而是在問這段人生是否過的有意義,是否對社會有所貢獻。用決心來驅動自己去愛別人,領導眾人來實現心中的願景和目標,這樣才不算白過了一生阿!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