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月25日 星期四

《致富的特權》─ 我們所不知道的中央銀行

 


致富的特權:二十年來我們為央行政策付出的代價

作者: 陳虹宇, 吳聰敏, 李怡庭, 陳旭昇


新聞上經常能夠看到來自於美國聯準會的消息,這周開了什麼會議,專家對於景氣好壞的看法,決定利率該升還是該降。相較之下,幾乎很少關於我們國家中央銀行的新聞。印象中曾經出現過的新聞,往往是央行總裁出來喊話,堅定守衛台幣匯率的穩定,或是在美國指稱台灣是潛在的匯率操縱國時,官員出來否認有操縱匯率的情形。


其實明眼人都知道,台灣為了維持出口競爭力,長期維持新台幣貶值,然後累積了鉅額的外匯存底。這本書清楚地說明了這些措施的目的與因果關係,和對於人民生活的長期影響。


台灣累積的外匯存底在全世界名列前茅,很可能是操縱匯率的結果。為了阻止台幣對美金升值,央行必須在市場上買入美金並且釋放新台幣,這些美金和其他外幣就構成了外匯存底,再用這些外匯存底買入其他國家的債券,獲得利息收入。


這些新台幣勢必會流入市場,造成新台幣的流動增加,推升物價,也就是通貨膨脹。央行會利用開立給銀行的定期存單,來回收部分氾濫的新台幣,但由於定期存單需要支付利息,成本壓力之下央行也無法回收所有多出來的資金。


為了維持新台幣長期的相對貶值,央行長期壓低利率,促使市場賣出新台幣買入美金。這使得央行無法利用利率升值來調控通貨膨脹的幅度,也造成了新聞上其他國家的利率都在調升,只有台灣維持不變或是僅調升很少的幅度。


更奇特的是,中央銀行原來是台灣最賺錢的一間國營企業!台灣的央行利用龐大的外匯存底投資國外資產,獲利上繳國庫,甚至達到國家歲入的7%。這進一步使得央行失去了客觀與獨立性,它存在的目的不僅是維持貨幣的穩定,除了操縱匯率保護台灣企業以外,還要當賺錢的金雞母!


也許是因為要達成的目的太多,又不能明目張膽的宣揚,台灣的央行特別神秘,老百姓永遠不知道央行的貨幣政策目的是什麼、如何做決策、到底買賣多少外幣,全都無從得知。新聞只會報導央行總裁又獲得了幾星的評價,還有總裁又出面強硬試圖破解某些謠言。


這樣長期維持新台幣貶值又壓低利率的後果,結果自然是全民承擔。大量的熱錢流入台灣市場,氾濫的新台幣勢必會推升物價。由於全球化貿易,一般民生物資的上漲幅度有限,於是熱錢就流向房地產,政府帶頭炒房,一點也不冤枉。中小企業老闆們因為匯率賺大錢,但只拿去炒房炒地獲得更大利益,卻沒有動機進行升級,就算經營不善瀕臨倒閉,也可以利用低利貸款苟延殘喘。台灣產業轉型失敗,殭屍企業遍地,恐怕央行也推了一把。ㄧ般民眾購買進口商品卻需要花更多的錢,出國旅遊必須更昂貴的換取外幣。


長期低利環境造就了台灣房地產只漲不跌的神話,所有人都深陷在其中無法自拔。所有的苦果都由還沒有房子的年輕人承擔,生育率屢創新低也就無可避免了。如果貿然升息勢必會戳破房市泡沫,於是台灣就只能這麼繼續錯下去,什麼產業升級、居住正義、解決少子化,都淪為紙上空談,無從實現了。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