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7日 星期一

《簡樸的哲學》─ 節儉是一種美德,直到遇見了凱因斯


簡樸的哲學:為什麼少就是多? 
The Wisdom of Frugality: Why Less Is More - More or Less
作者: 埃默里斯.韋斯科特  Emrys Westacott / 譯者: 葉品岑


節儉自古以來就是一種美德,多少古聖先賢都提醒追隨者要奉行簡樸的生活,將更多的心力用在提升個人的智慧上面。當然每個派別對於「節儉」的定義有些不同,有的只主張不鋪張浪費,不追求美食及華麗的衣服;有的則是激進許多,倡導穿著破爛的衣服,餐風露宿,過著最低需求的生活。

僅管程度有所不同,但是「奢華」在這些古代哲學家的眼中,都是一種「不道德」的觀念,忽略心靈的成長,只追求物慾的滿足,久而久之就會變得貪得無厭,為了得到更多而不擇手段,成為一個面目可憎的人。

從「快樂」的本質上來看,物質所帶來的快樂是快速的,卻也是短暫的,興奮感消退後並不會帶來持續的滿足,而是更多的饑渴,馬上轉移目標追求下一個標的。真正可長可久的快樂往往是建立在個人目標的實現、親密的關係,以及友誼。

也有另外一種聲音,主張追求更好的物質享受,是一種生物的本能。如果沒有古代帝王和貴族對於奢華的追求,就不會帶動藝術的發展,和文明的進步。如果人類不追求更高的生活品質,就不會有科技的進展。

這種說法是可以被反駁的。除了宏偉的建築和巨幅的壁畫之外,大部份的藝術創作並不是為了追求奢華,而是為了實現心目中真正的美。除了殺傷力巨大的飛彈和武器,大部份的科學進展並不是為了掠奪,而是為了探索自然真實的奧祕。

到了近代,簡樸的觀念再次受到挑戰,這次的對手是凱因斯─20世紀初的經濟學家。當時發生了一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大蕭條,使得數以百萬計的人都失業了,市場宛如一灘死水,沒有人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凱因斯經濟學認為,經濟會陷入死寂是因為在就業市場未充份運作之下,古典經濟學所描寫的調節市場的「看不見的手」將會失靈。當人民對於未來感到悲觀的時候,企業主就不會進行投資,人民也不會消費,大家都傾向於把錢存起來。這樣一來商品賣不出去,工廠必須關門大吉,工人失業,一切就會陷入惡性循環之中。解決的方法是政府帶頭花錢,蓋公共建設,或甚至是退稅刺激投資與消費。

如此一來消費反而是值得鼓勵的,儲蓄反而是一種罪惡,「如果大家都把錢儲蓄起來的話,那麼經濟就完蛋了。」甚至出現這樣的說法。到後來國家開始舉債來進行建設,銀行鼓勵人們借錢來消費,彷彿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的。但世界真的能夠這樣一直無限制的消耗下去嗎?

終於,大自然的反撲成為了簡樸生活的最後一個堡壘。環境污染和氣候變遷讓人類意識到如果再繼續這樣無限制的消耗地球資源,終會導致自身的毀滅。人們應該在享受科技進步的便利之下,維持基本的簡樸生活,才能夠給下一代,一個還堪用的地球。

幸福是什麼?幸福就是個人心靈的成長、簡單美味的食物、和家人親密的關係、一份能發揮所長的工作,和長期的友誼,我們已不需要更多。


延伸閱讀: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