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8日 星期五

【閱讀】《道德部落》追求更大的善


單純就物競天擇的角度來看,每個個體都是自私的,只為了自己的生存而努力。
那為什麼「道德」這種利他的觀念會出現呢?

原來是為了解決「常識的悲劇」,舉例來說就是,
如果全部的村民都在同一片草地上無限制的放牧的話,
那麼草地到最後一定會枯竭,然後大家都活不成。
這就是「常識的悲劇」,大家都依靠常識過活,卻產生了一個悲劇。
於是才有了道德觀念的出現,用來限制了每個人的行為,進而維繫團體的穩定。

道德是為了合作問題而演化出來的解決之道,
它是一種心理傾向,讓每個自私自利的人可以獲得合作的好處。

道德的機制在一個部落之內往往可以順利運作,但是放大到各個部落之間,運作卻失靈了,
因為每個部落擁有不同的傳統和文化,發展出的道德機制都不盡相同,
你的道德不等於我的道德。
於是部落之間無法達成共識,戰爭、征服、奴役、同化、消滅就產生了,
反覆發生在人類的歷史之中。

但是現在已經進入全球化的時代,彼此之間互相爭戰滅絕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現代的村民必須用更高度的智慧來化解部落間的歧見,
找尋道德的共同貨幣,以期達成共識,共同生存下去。

------------------------------------------------------------------------

哲學家康德認為道德是一種普世的價值,無論在何種狀況下都不容改變。
例如:「善意的謊言」是不被他所允許的,因為說謊這件事無法推廣成為一種普世的價值。

康德還說,行善是一種義務,但不能夠成為一種手段,更不能夠夾帶情緒的成份。
如果你今天幫助了一個人,必須是因為你覺得自己有義務幫助這個人,
倘若是因為你想搏得一個好名聲,或是你單純覺得那個人很可憐,
那麼這樣的行善就沒有意義。
因為你把人當作一種手段,用來達成某種目的,或是滿足自己的情緒。

邊沁和彌爾則持另外一個相反的觀點:
只要能夠將所有人的幸福最大化,那麼用什麼手段都沒有關係。
如果善意的謊言能夠讓每個人都變得更開心,那麼這個謊言就是好的。
你幫助了一個人,只要你們兩個都獲得了滿足,那麼是因為什麼原因並不重要。

這就是「實效主義」--追求全體更大的善。

------------------------------------------------------------------------

人類的大腦在處理道德的問題上擁有雙重的程序:
第一重是「道德直覺」,是經由成長環境所培養出來的反射性思考;
第二重是「後設道德」,是經過反覆推敲、認真思考所做出的決定。

直覺能夠讓我們有效率的面對繁複的生活事件,能夠快速做出決定,
但是有些困難的問題,就需要更深層的思考,才能夠選出最好的答案。

以網路發起的「Costco秒買秒退林鳳營鮮乳」的運動為例,
多數人第一次聽到要把鮮乳退貨、倒掉時,都會打從心裡覺得「怪怪的」,
因為這與我們過去的成長經驗和傳統觀念相左,
換言之,這與我們從小培養出的「道德直覺」相違背。

但是這群少數人經過反覆的思考之後,卻仍然決定這麼做,
並不是因為他們的道德直覺比較薄弱,而是因為他們想要追求「更大的善」,
為了讓頂新能夠完全退出台灣,把鮮奶倒掉是一種不得不的手段。
(後來有許多證據顯示倒掉鮮奶並不真的會造成什麼壞處,但卻能有效達成目標)

以「頂新退出台灣」和「倒掉鮮奶」相比,前者能夠讓台灣最後的總「快樂」增加,
於是這群人的「後設道德」贏過了「道德直覺」,使大腦最後做出了去秒買秒退的決定。

所以社會上贊成和反對秒買秒退的民眾其實都沒有錯,
有些人相信自己的道德直覺,有些人則信任自己深思熟慮後的結果。
只是我們能不能夠經由溝通,讓更多人經由思考,激發出更多「後設道德」的結論,
而不是永遠被困在「道德直覺」的陷阱當中。

而這種追求更大的善的道德思考,和「實效主義」是不謀而合的。
「實效主義」就是作者認為能夠化解各部落間的歧異、共創雙贏的方法,
而「快樂」,就是彼此之間道德的共同貨幣。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