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閱讀】《WHY WE WORK 我們為何工作》好工作怎麼變成了壞工作?



你每天早起工作是為了自我實現呢?還是僅僅為了填飽肚子呢?
更高的激勵獎金和良好的工作環境哪個可以讓你更願意努力工作呢?
追求效率的管理方式帶給我們的工作和生活怎樣的衝擊?
這些問題的答案可能和你想的不一樣!
--------------------------------------------------------------------------------------

18世紀發生的工業革命,從此改變了人類的生產模式,
機器產線生產取代了手工業者工作坊,
又快又大又好的高效率生產,摧生了全新的經濟理論,
亞當斯密的「國富論」就在同一個時代誕生了,
其中「勞動分工」的概念永久的改變了人們工作的方式。

以往工作坊生產鐵針的方法是一個人從頭到尾完成,
但在勞動分工下,每位工人變的只負責其中一個步驟,
一個人負責抽鐵線、一個人拉直、一個人裁切、一個人磨尖,
這些工人日復一日的重覆簡單的工作,以換取報酬。

與此同時,工作本身的意義卻逐漸消失了,
工作變成是為了獲取報酬以養活一家老小的手段,
上班的時間彷彿是短暫出賣自己的靈魂,只有下班後才是真正的生活,
房子、車子、妻子、兒子,成為衡量生命價值的標準。
工業和管理的革命帶領了無數人脫離貧窮,
但是取而代之的,是心靈的貧窮不斷擴大。

為了更高效率的生產,層出不窮的管理方法被發明出來,
弔詭的是,越多的激勵獎金和懲罰機制,
就越加深「工作就只是為了賺錢」的回饋機制,
所有意圖改善工作的驅動力都被放上金錢的天平衡量,
而不是為了成就感和自我實現。
--------------------------------------------------------------------------------------

書裡提到一個很好的例子,說明制度改變人們想法的過程:
一間幼稚園在下午放學的時候,總是有幾位家長珊珊來遲,
園方就需要老師加班來照顧他們的孩子,
為了改善這種情況,園方祭出了罰款,越晚來接罰越多。

沒想到罰責上路之後,家長遲到的情形卻反而更加嚴重了!
原本遲到的家長內心還有罪惡感,晚來時對老師頻頻道歉,
但現在卻覺得繳交了額外的「托育費」,遲到變成了理所當然,
甚至還會去計算在辦公室多待一段時間和罰款哪個划算。

恐怖的是,即使現在取消罰款,遲到的情形恐怕也不會馬上改善,
因為心理和行為模式已經改變,要再矯正回來可沒那麼容易。

人們的心理受到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巨大的,
經濟學家、管理學家寫出的理論和制度永久的改變這個世界,
創造出這個物質富足、心靈貧瘠的現代社會,
是否該找回一些人性,而非無限的追求效率?
--------------------------------------------------------------------------------------

以往的醫療業相對上來說是個比較能追求工作意義的行業,
因為照顧病人是一體的,很難分割開來,
無論是醫師還是護理師都能從把病人從入院照顧到出院當中獲得成就感。

但是「健保」制度化成一頭巨獸改變了這個行業的環境,
將每一個處置定價並論件計酬,並且蠻橫的決定所有價格,
於是每一項為病人所做的處置都被區分成賺錢的和不賺錢的,
為了追求獲利,那些不賺錢的就變得不再重要了。

另一隻可怕的手則是「評鑑」,涵蓋繁複的品質指標和報表,
將醫療照護變成了不停地在滿足每個條件、指標和填寫無數的報表。
真正花在照顧病人的時間反而變少了。

健保和評鑑就像兩隻手掐住了醫護人員的喉嚨,
讓這個行業的成就感和自我實現消失怠盡,
助人的好感變成了追求數字和指標的疲憊,
好工作於是變成了不折不扣的壞工作了。

健保已經是歷史的共業,短期之內難有巨大的改變,
能夠立即改善的就是簡化評鑑、甚至廢除評鑑,
讓醫護人員能夠騰出心力來思考如何「照顧病人」吧!


其它相關:

沒有留言 :

張貼留言